国家标准计划《核电站仪表引压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由TC183(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83SC1(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管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中达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本项目符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第三条重点领域之专栏2--钢铁“完善钢铁等原材料工业标准”;《国家工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重点任务之(三)专栏四--钢材等传统金属材料升级换代急需标准和高端结构材料标准研制等产业政策的要求;《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之三“实施工业基础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系统制修订钢材等基础原材料标准”;《2019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第二章之三“加强建设制造业标准体系,大幅度提升标准整体水平,制定一批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等政策文件要求。
该标准是契合“构建以清洁煤电、核电为主力电源的电源结构”的基础材料配套产品标准。
核电站仪表引压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在每台核电机组必须配套应用,以监控核岛内部等部位介质温度、压力等的变化情况。
产品使用工况的高可靠性要求对产品在尺寸精度、硬度、表面粗糙度等方面有极高要求。
过程上通过核质保体系保障;技术上通过规定的原材料成分控制,采用国内先进的冷轧(拔)机组、连续炉及保护气氛热处理炉、UT、液压、金相等系列检测装备进行生产及验证,产品满足核级及非核仪表引压管的技术指标。
国内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中达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立特材、江苏武进不锈钢有限公司等。
目前浙江中达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该产品通过了与卡套匹配的气动验证试验、静水验证试验、脉冲验证试验、弯曲疲劳试验、拉伸试验、静水破裂试验、重复装配试验、旋转弯曲试验、振动试验,且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福清、昌江核电机组,正在供货田湾5/6机组,实现了该产品的国产化突破,解决了核电机组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交付周期长,尊龙凯时采购价高的瓶颈。
大幅度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为我国核电用奥氏体不锈钢仪表引压管填补了产品空白,为国家核电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国核电建设所需的奥氏体不锈钢仪表引压管原来基本被美国斯维洛克公司独家垄断,制约了我国核电自主化。
随着国家对核电发展的规划和投入,国内生产企业加大了对该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但国内尚没有对应的产品标准,中核及中广核以仪表管阀件技术规格书的方式进行产品采购,在仪表管阀件技术规格书中又同时引用RCCM3303、3304、ASTM/ASME A269、A312、SA213、GB/T(检测项目),给产品在国产化中设计、生产、检验时采标带来障碍,也影响了该产品生产、服务和过程控制的有序化,产品质量也得不到统一规范,制约了产业发展。
本标准的制定解决了从设计、生产、监督、使用等上下游各单位缺少核电站用奥氏体不锈钢仪表引压管的统一规范难题,有利于促进国产仪表引压管的生产和推广使用,满足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电站仪表引压用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产品用于介质为反应堆冷却剂或硼酸的系统时,设计压力17.2 MPa(交付产品以1.5倍设计压力进行液压试验),设计温度343度;用于二回路系统时,设计压力8.6 MPa(交付产品以1.5倍设计压力进行液压试验),设计温度316度。核电用仪表引压管的公称尺寸最大外径为73.0 mm。 本标准规定了核电站仪表引压用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分类与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清洁、尊龙凯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主要技术内容:根据使用工况要求,选用06Cr19Ni10(304)、022Cr19Ni10(304L)、06Cr17Ni12Mo2(316)、022Cr17Ni12Mo2(316L)等奥氏体不锈钢,经冷轧(拔),最终经热处理并酸洗(或光亮热处理)交货。标准规定了以下具体内容: 1、原料要求: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要求;2、性能指标要求;3、制造方法及交货状态,具体包括热处理状态及热处理制度、表面质量要求;4、检验要求;5、防护、标记、包装、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对仪表引压管的检测要求及方法包括:表面质量、粗糙度、晶间腐蚀、化学成分、尺寸及允许偏差、不圆度、长度及偏差、端部外形及端部交货状态、重量要求及参考理论计算密度及计算方法、尊龙凯时产品的拉伸性能、硬度、超声探伤、水压试验、特殊要求等。 钢管尺寸规格:外径3.0 mm~73.0mm,壁厚0.8 mm~7.0 mm;钢的牌号有:06Cr19Ni10、022Cr19Ni10、06Cr17Ni12Mo2、022Cr17Ni12Mo2。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三步两桥145号
电话:025-83700868
邮箱:chuiniubi@126.com